
餐飲業新趨勢 大佬們怎么看
2016-11-28 [來源]:北京商報
2016首屆亞洲餐飲企業家高峰論壇日前在中國大飯店召開。由振華卓越(北京)經營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主辦、NPO法人日餐餐廳海外普及推進機構聯辦的此次峰會,圍繞“亞洲餐飲格局與趨勢”、“品牌如何做大做強”、“資源共享、抱團發展”,“借外力與餐飲連鎖的中央廚房建設”等主題板塊展開,為餐飲行業帶來餐企在創業、生存、發展各個階段的經驗分享。
吉野家創始人之一 上垣清澄
區域化連鎖更適合時代發展
上垣清澄以吉野家牛肉飯為例,分析了單品聚焦的優勢與劣勢。他認為,隨著消費者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更好吃的味道,產品品牌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,在這個過程中,企業應當脫離當初為了規?;讌f的“不難吃”逐漸向“好吃”靠攏。
連鎖便利店以龐大的體量,輕資產的模式,系統化、信息化的基礎管理,未來將會像日本一樣對中國快餐業形成強大的沖擊。此外,無論是從企業與門店的距離、經營決策還是灌輸經營理念的角度來看,企業區域化連鎖更適合時代的發展。
新辣道董事長 李劍
餐企快速發展要善用社會分工
李劍認為,目前餐飲業供應鏈的現狀有四個特點:供銷兩頭小而散,交易環節多,品種復雜,交易效率低下?;A性原料多,基于商業模式全鏈條考量規劃的半成品、準成品很少。上游企業重視家庭廚房,忽略餐廳廚房。下游企業拒絕社會分工,不相信專業能力,喜歡大而全,全面掌控。李劍認為,餐飲食品類企業終極競爭是供應鏈競爭,餐飲企業從內部管理效率提升轉向外部產業化分工,才是企業快速發展之路。
百度外賣CEO 鞏振兵
外賣仍存在巨大市場空間
在鞏振兵看來,目前中國外賣市場只占中國總市場3%-5%,與美國目前的33%相比,中國的外賣行業仍存在巨大增長空間,因此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玩家以及更優質的服務。外賣產品是“餐品+物流”,也正因如此,很多商家相繼推出了針對外賣的單品。兩年前,外賣市場的體量還非常小,資源也還未被整合,如今正是因為有專注于服務商家及消費者的外賣平臺,讓平臺分擔了商家配送的時間成本及人力成本,并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消費體驗。
武圣羊雜割董事長 王剛
餐企要有戰略產品和利潤產品
對于餐飲的傳承,王剛的理解是:在某個環節和結點上用現代化的工藝,但是絕對不能完全拋棄傳統。傳統是歷史積淀,是核心競爭力,而現代是傳承優化、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。餐飲品牌一定要有戰略產品和利潤產品,當你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產品,什么用于保護自己的市場地位,用什么產生利潤,很多迷惑都會迎刃而解。
日本經管專家 武田哲男
顧客不滿意度調查更重要
武田哲男認為,顧客不滿意度調查才是企業發展的秘籍。他提出“成本品質”概念,即成本分兩類:浪費的成本、品質成本,而跟品質有關系的成本堅決不能削減。企業家在分析產品、服務時要有三只眼。鳥眼:縱覽全局,有全局大觀。魚眼:看潮流、方向和趨勢。蟲眼:看細微,看是不是適合當下的潮流,三者缺一不可。服務行業是幸福制造業,幸福制造業是給顧客提供一個好的顧客體驗、顧客服務。
慶豐包子鋪常務副總經理 徐林
連鎖發展需建立在體系之上
徐林認為,連鎖的基石應當依托于四大體系的建立:食品安全體系,電子信息體系,配送技術、物流體系,供應鏈體系的建設??觳瓦B鎖應當在技術領域發力,包括管理技術,有能力創新管理技術,擁有符合自己特制的管理技術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,而一個企業連鎖加盟的規模應當與企業所擁有的管理技術相匹配, 企業對加盟商的選擇、關懷以及管理,對加盟門店進行嚴格的督導、檢查、培訓至關重要。
北京商報記者 徐慧 郭詩卉